-
新民艺评丨邹平:塑造英雄人物的可贵尝试——评电视剧《上甘岭》中的段显峰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上甘岭》,因其与电影《上甘岭》选取同一题材而容易误解为重复经典,但随着剧情的展开,这种望题生义的先见被证明是要不得的;人们很快就被令人耳目一新的描写吸引了,一时又被批评是颠覆经典,其实是以固有观念看待电视剧《上甘岭》的艺术创新。事实上,这类军事题材的影视剧创作中,电视剧《上甘岭》写出了全新的艺术境界。
电视剧《上甘岭》主要写了两类人物,一是我国军事史上的真人真事,上至领袖毛泽东,中有志愿军司令员、三兵团首长和15军军长秦基伟,下到连队指战员和英雄邱少云、黄继光,基本上按照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写的,在全景式的描写下,笔墨集中在八连这个英雄连队身上,可以说是继承了电影《上甘岭》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抒写传统,同时扩大了现实主义走向多样的创作方法之路,既有基于真实史料的典型人物塑造,又有按照纪录片风格的历史场景再现,如邱少云、黄继光。这些人物的塑造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这部电视剧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类人物,即依托于真实史料和历史可能性、充分调动艺术想象力和思想洞见力的主角段显峰的艺术塑造。
段显峰原是南京军事学院的一名助教,在给我军高级将领上课讲授二战美军经典战例诺曼底登陆时,他的丰博知识和精湛分析得到了秦基伟军长的欣赏,问他上没上过战场,段显峰如实回答没有,又趁机提出入朝参战的请求。由此,一场军事知识和战场经验之间的相辅相成开始了。
按照以往的创作理念,这是一个典型的军中知识分子成长的故事,是知识分子经受战火考验,即所谓从“纸上谈兵”到上战场带兵打仗的人物成长主题,但电视剧《上甘岭》打破了这个禁锢,它开启了知识分子与军队指战员之间双向互动、互相成就的过程,并且更突出段显峰带来的军事上的新变化,由此英雄人物身上有了明显的新性格,突破了原有的军事题材创作中的某些成规和禁区。
如果说,段显峰在兵团司令部调他去当参谋时,缠着秦军长要求去前线连队参战还是在精神层面上塑造人物,因而还没有显示出这个人物性格上的新要素,那么,当他来到八连担任副连长后,随着上甘岭战斗的打响,他的新型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便逐渐显示出来。
段显峰奉命带领全连上597.9高地支援,在通过敌军火力封锁区时,前面的五连连长只观察到敌人炮火有五分钟的停射时间,带队冲了上去,而段显峰则凭借着丰富的军事知识,注意到敌军炮火发射量不足,怀疑其有阴谋,果断下令停止前进。但即使后来的情况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指导员胡满仓还是质疑他的决定,强调如果不按时到达阵地坑道,那么他的做法不仅不能完成任务,而且还让前面死去的战士白白牺牲。
这是军中知识分子的新性格与从实战中锻炼出来的基层指挥员不怕死的英勇性格之间的第一次冲撞,战场事实证明段显峰的新性格取得了全连无一伤亡地准时到达坑道的胜利,而五连则以伤亡三分之二的代价只带上来三十几位战士,这使胡满仓对段显峰刮目相看,在后来的战斗中全力支持他的新指挥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段显峰的新性格毫无缺陷,只是给军队带来单向的改进力量。10月23日大反攻失利之后,他被血腥的战斗结果震惊到失态,胡满仓并没简单地认为段显峰是怕死,而是判断他得了战场应激性创伤症,由于工作得法很快使他清醒过来,重新担负起一号坑道的军事指挥工作,而段显峰也在这次失态中找到了自己缺少实战经验、与英雄连队的传统战斗精神之间的差距。
如果说,段显峰与胡满仓之间是同级干部之间的互动和互相成就,那么,他与炮兵副指挥高风亮之间的互动和互相成就就是在友军不同级别的干部之间进行的,由于段显峰担任过军部参谋,其行为虽有偏离我军条例之嫌疑,但亦有其合理性,更何况他丰富而全面的知识使他能与高风亮进行有效沟通,不仅在繁重的坑道作战间隙帮助他翻译出美军的大炮使用手册,解决了他无法充分发挥缴获的美军大炮威力的难处,而且提出步炮协同作战的新方案,赢得了高风亮的信任与配合。可惜,在第一次实战中出现了误伤我军战士的情况,使段显峰深刻认识到自己对连队战士了解不够、训练不够,从而后来在消灭敌人、保住坑道的战斗中发挥了步炮协同作战的优势,完成了互相成就的战斗力的提升。
应该说,电视剧《上甘岭》塑造新型英雄人物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笔是段显峰在军长秦基伟向下级指挥员征求10月23日大反攻的意见时,不顾战友劝阻向军长如实报告前线连队的实际伤亡和装备缺乏情况,提出目前条件下不具备发起反攻的意见。这无疑是触碰了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大禁区,处理不好很可能前功尽弃,塑造新型英雄人物的尝试也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传统的军事题材创作在处理这类矛盾和冲突时,无外乎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怕上级命令有瑕疵,作为军人亦要克服困难去完成任务。一是将在外上令有所不受,为战胜敌人、不死板地执行上级命令,写尽军人为国家利益忍辱负重、取得胜利之艰难。但是,电视剧《上甘岭》并没有选取上述两原则中的如何一个,而是独辟蹊径地塑造了段显峰的新性格: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提出不同看法。
指导员曾劝他,难道军长不知道下面的情况?你又何必提意见?但他从军事科学的角度研判当前战况,认识到目前大反攻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既然军长向下属征求大反攻的意见,他就应该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和想到的意见如实向上级反映。这个行为就跳出了上述两个原则,体现了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态度造就的英雄人物的新性格,同时又生动地体现了我军作风。
当秦军长从大局出发下达了大反攻的命令,段显峰立刻就积极行动起来,带领战士侦察敌人阵地,并以自己丰富的军事知识,敏锐地察觉到遗漏了敌人的一个火力点,从而为大反攻拔除了危险的暗桩。这一笔描写似乎回到了第一条原则,其实是塑造新型英雄人物的螺旋形上升,在服从命令的前提下依然有丰富军事知识的加持,因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大反攻没有取得完全胜利,虽然沉重打击了敌人,但也影响了我军士气,他却没有纠结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正确与否,反而深刻反省自己,若把时间全部放到战备工作上而不去写意见书,也许就能击败敌人夺回阵地,实现了新型英雄人物的再次螺旋式上升。
如果说,提出推迟大反攻的意见是与军部在战略上的分歧,那么,段显峰以弹药库为代价消灭了闯进来的装备夜视仪和防弹衣的美军精锐,就是在战术上与军部的反攻部署发生了分歧,如何塑造新型英雄人物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剧情的发展如预料那样段显峰被军长关了禁闭,但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逃跑,原因是段显峰依靠丰富的军事知识判断,提高我军炮火命中率将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关键,而这就需要有极强数学计算能力的人在前线为炮兵修正弹着点,他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合适人选,而在这紧急时刻只有擅自跑回阵地才能充当这个炮火观察员的重任。
在被追来的秦军长抓住之后,段显峰的一段真诚告白感动军长,使他如愿以偿地回到前线,并为全军的战役胜利贡献了新要素的力量。
电视剧《上甘岭》实现了塑造新型英雄人物的可贵尝试,在军事题材创作的艺术长廊上留下了文学艺术高原上可期待的高峰效应。(邹平)
-
上甘岭大结局:段显峰牺牲令人泪目!剧虽有瑕疵但再现上甘岭精神
24集抗美援朝大剧《上甘岭》已经大结局。最后一集,段显峰为了实现步炮精准作战协同,让炮兵可以精确无误地打击敌人,选择了牺牲自己。 当看到段显峰扛着红旗英勇前进,最后叫喊着“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时,不禁泪目! 段显峰这次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为了 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在反击战打响之前,当段显峰告诉高风亮,步炮协同的安全距离由70米压缩到50米时,高风亮吃惊地高喊道:“那可是必死的距离!” 但是段显峰心意已决。 段显峰让高风亮告诉杜文锦,他修改了安全距离,因为这样才能让炮火更加准确地打击敌人。 在段显峰牺牲前的弥留之际,他还不忘把倒在地上的战旗扶起来,紧紧握在手中,让满是弹孔的红旗,高高飘扬在胜利的阵地上! 看《上甘岭》的每一集,处处都是令人感动和落泪的情节。 眼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战士,离我们而去,胡满仓、罗万象、 小豆子、金大志、王鲁、徐晓、葛三旺、孙耀祖、段显峰,真的一次次泪目! 这些剧中的虚拟角色,正是千千万万个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烈士的代表! 徐晓至死都没有吃到母亲不远万里送来的 苹果。 秦基伟的警卫员王鲁也牺牲在前线。 王鲁的历史原型,正是秦基伟将军的警卫员王虏。 王虏是秦基伟 太行山时期的警卫员,跟随秦基伟长达五六年,多次在战场上冒死掩护过秦基伟。 十五军自成立以来,从没用上过军警卫连,但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由于减员严重,秦基伟的警卫连也都被派往了前线。 王虏等警卫连战士的牺牲,令秦基伟一直心痛不已。 (真实的秦基伟军长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听取8连指导员王士根汇报) 剧中还再现了 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英勇事迹,其实除了黄继光、邱少云等我们小学课本中就学习过、熟悉的英雄,在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拉响 手榴弹、手雷、 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舍身炸碉堡、堵枪眼的烈士,仅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 电视剧《上甘岭》生动再现了这些英雄烈士的丰功伟绩,以及他们不惧生死的英勇大无畏精神。 志愿军在与 美军武器装备等十分悬殊的前提下,能够取得一次次胜利,除了战略战术的成功,最主要就是战士们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上甘岭战役堪称 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也最伟大的一次战役。 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对志愿军两个高地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共倾泻炮弹190余万发,最多一天30余万发;共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余枚,最多一天出动250架次,投弹500余枚。 下图是当年的真实纪录照片。上甘岭战役后遗留下来的炮弹壳,数量之多,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上甘岭战役中,战斗的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 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 志愿军依托坑道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多达59次(也有记录说是29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 志愿军伤亡11529人。敌军伤亡25498人。 也就是说,志愿军战士在武器落后的前提下,却能够以一当三甚至当十地战斗。 看完了电视剧《上甘岭》,再翻看这些真实的历史数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上甘岭》这部剧中存在着许多瑕疵和缺憾,比如很多观众觉得, 坑道战拍得不够精彩,展现得不符合历史真实, 王雷没有演绎出秦基伟军长的风采,剧中的战地指挥所和志愿军的衣服等,都太过鲜亮卫生,以及该剧中展现的战争风格,太像好莱坞的战争片了,等等。 但是,仍然有更多的观众,喜欢这部剧(据统计,该剧观众规模目前已突破2亿),感谢这部剧带领着大家重新走进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见识了志愿军战士的勇猛与无畏,了解了那么多年轻可爱的战士,就那么毫不犹豫地牺牲在了那片冰天雪地的战场上。 《上甘岭》或许拍得还不够好,不够令观众满意,但是,像《上甘岭》这样敢于投入2个亿的资金,认真拍摄还原当年的战争场面的国产战争剧,当下真的不多,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视剧就更少了。 所以真的有点不忍心苛责这部剧的不足,毕竟,就这一部《上甘岭》,都让喜爱战争剧的观众,等了好几年。 当然,剧中的有些细节,被一些观众所质疑,但据内行人士分析,其实是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的。 例如,有不少观众质疑段显峰徒手拆美军 航空炸弹,认为太夸张不真实,还有人质疑秦基伟作为军长,却直接指挥一个连,但是有军旅文艺评论家在网上点评,说根据抗美援朝作战的相关回忆记录,这些事情其实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那么,《上甘岭》你全程追剧了吗,有没有被感动到? (文/第一滴露珠) -
《上甘岭》落幕,段显峰悲壮献身,剧作虽有遗憾却传承上甘岭之魂
随着24集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上甘岭》的落幕,我的心中激荡起无尽的感慨与敬仰。这部剧中,主人公段显峰以一种悲壮的方式,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英雄主义,将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一幕,段显峰毅然决然地扛起那面象征胜利与荣耀的红旗,无畏地向前冲锋。他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的未来,向我开炮!”那一刻,屏幕前的我,泪水不由自主地滑落。段显峰深知此行凶险,但为了确保上甘岭战役的最终胜利,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在反击战的号角即将吹响之际,段显峰向战友高风亮透露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步炮协同作战的安全距离从70米缩短至50米。高风亮闻言,惊愕万分,失声喊道:“那可是九死一生的距离啊!”然而,段显峰的眼神坚定无比,他深知这是提高打击精度、战胜敌人的关键所在。 图片来源网络 段显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不忘那面倒下的战旗。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战旗扶起,紧紧攥在手中,让那面满是弹痕的红旗,在胜利的阵地上高高飘扬。这不仅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信仰的坚守。 《上甘岭》中的每一集,都充满了令人动容的场景。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个离我们而去,胡满仓、罗万象、小豆子、金大志、王鲁、徐晓、葛三旺、孙耀祖,以及我们的英雄段显峰。他们虽然只是剧中的人物,但他们的形象却深深地烙印在观众的心中,成为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无数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缩影。 图片来源网络 剧中的徐晓,至死未能品尝到母亲千里迢迢送来的苹果,那份遗憾与悲壮,让人心痛不已。而秦基伟将军的警卫员王鲁的牺牲,更是让人扼腕叹息。他的历史原型——秦基伟将军的警卫员王虏,曾在太行山时期多次冒死掩护秦基伟,其英勇事迹至今令人敬佩。在上甘岭战役中,秦基伟的警卫连也全部奔赴前线,他们的牺牲,让秦基伟将军悲痛万分。 《上甘岭》不仅再现了黄继光、邱少云等广为人知的英雄事迹,还深入挖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烈士故事。在那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有38位烈士拉响了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无数战士舍身炸碉堡、堵枪眼,他们的英勇无畏,令人肃然起敬。 图片来源网络 志愿军在与美军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能够取得一次次胜利,离不开战略战术的成功,更离不开战士们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的精神。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也最伟大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敌人向志愿军两个高地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了190余万发炮弹,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投下了5000余枚炸弹。战斗的激烈程度前所未见,炮兵火力密度甚至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志愿军战士们依托坑道,与敌人反复争夺阵地多达59次(也有记录说是29次),击退了敌人无数次冲锋。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上甘岭》这部剧虽然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比如坑道战的展现不够真实、战争风格偏向好莱坞风格等,但瑕不掩瑜。它依然以其宏大的叙事、细腻的情感、真实的场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据统计,该剧的观众规模已突破2亿人次,这足以证明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那些质疑剧中细节的观众,内行人士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比如段显峰徒手拆美军航空炸弹的情节,虽然看似夸张,但根据抗美援朝作战的相关回忆记录,这样的英勇事迹在战场上是真实发生过的。这些细节的处理,虽然可能引发一些争议,但并不影响整部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上甘岭》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与无畏。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耀。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永远值得敬仰和铭记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上甘岭》的陪伴下,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见证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为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