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年前的经典电影《上甘岭》如今只有5位演员在世,女主去了美国
近些年来 抗美援朝的电影在市面上十分讨巧,春节档期间无论是《水门桥》还是《 狙击手》都是这个题材的电影。其实对比这些大片,66年前的经典电影《 上甘岭》更加震撼,也更加真实。 电影《上甘岭》是由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上映于 1956年12月1日。电影改编自《二十四天 》,讲述了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现如今已经过去了66年,13位演员已经只有5位在世。 孟德贵( 徐林格饰 )
孟德贵是七连的指导员,在守卫阵地的时候被敌人的炮火炸伤了眼睛,在缺粮断药又断水的坑道里,这位保持乐观精神的钢铁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他那微弱的声音让王兰唱一首《我的祖国》,直到牺牲。 孟德贵由徐林格饰演。徐林格气质儒雅、外表英俊,解放后 在南京军事学院文工团当演员。 南京军区成立后,调入 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任演员。曾经拍摄过《东进序曲》、《柳堡的故事》、《 霓虹灯下的哨兵》等等,1975年,徐林格在受邀在外拍摄影片时,因肝癌抢救无效去世。 - 师长(
李树楷饰)
师长是 志愿军运筹帷幄的指挥官,他儒雅的指挥作战,但是又深爱着自己的士兵,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一线作战部队送水,感动了无数人。师长由李树楷饰演。 李树楷在抗战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演出,拍摄《上甘岭》时,李树楷任 解放军总政治部沈阳抗敌话剧团副团长。李树楷还曾经多次做编剧和导演,1997年李树楷在沈阳去世。 张忠发(高保成饰)
张忠发是剧中的主角,八连的连长,英勇善战,面对师首长下令将主峰阵地放弃曾经有一些不解,在坑道作战中,张忠发团结了全连,克服了困难,最后张忠发率领八连全体指战员夺回了主峰阵地。张忠发由 高保成饰演。 高保成 曾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八路军一二0师战斗剧社演员,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副队长,曾经参演过《闪闪的红星》、《 暴风骤雨》、《 渡江侦察记》、《阳光灿烂的日子》等,2004年5月21日,高保成去世。 - 李师团长(周森冠饰)
李师团长是朝鲜人民军的师团长,为志愿军提供了有效的佯攻和策应。李师团长由周森冠饰演。 周森冠 1951年考入 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 北京电影学院前身)表演班,毕业后分配到 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周森冠的所有角色几乎都是配角,《平原游击队》看沟老汉、《洪湖赤卫队》胡子爹、《暴风骤雨》刘德山、《粮食》发成、《小兵张嘎》杨大爸。1994年周森冠去世。 - 参谋长(张巨光饰)
参谋长是剧中的高级指挥官,由张巨光饰演。张巨光1950年加入长春电影制片厂, 表演代表作品有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平原游击队》、《 刘三姐》等,1968年张巨光去世。 - 政委(
张凤翔饰)
政委是剧中的高级指挥官,由 张凤翔饰演。张凤翔曾经参加了 朝鲜战争,1956年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任演员,拍摄了 《 虎穴追踪》、《试航》、《 青云曲》等影片,1974年调入 峨眉电影制片厂转行做导演,执导了《三进山城》、《春潮急》、《并非一个人的故事》,2006年张凤翔去世。 - 步行机员(
张健佑饰)
张健佑在剧中饰演了步行机员,张健佑 1949年任东影演员科演员,曾在《上甘岭》、《 列兵邓志高》、《烽火列车》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1963年调导演室工作,曾执导《严峻的历程》等影片,目前仍然健在。 - 杨德才(张亮饰)
杨德才是张忠发的通讯员,最后拿着 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杨德才由张亮饰演。张亮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毕业,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拍摄过《情长谊深》、《林家铺子》(饰寿生)、《 青春之歌》、《 革命家庭》等作品,1978年调到 山东省话剧院任导演兼演员,导演过《救救她》、《徐洪刚》等话剧,目前健在。 - 毛四海(
白英宽饰)
毛四海是八连的一名骁勇善战的战士,最后在攻打主峰的时候,掩护杨德才,中弹牺牲。毛四海由 白英宽饰演。白英宽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曾经在《芦笙恋歌》、《古刹钟声》、《列兵邓志高》、《 患难之交》、《 云雾山中》、《冰雪金达莱》等影视作品中有精彩演出,晚年白英宽转行从事导演工作,曾执导《黑盗》《关东大侠》《别叫我疤痢》《笨人王老大》等电影,1988年6月离休。2022年1月17日白英宽去世。 - 陈德厚(刘磊饰)
陈德厚是八连一排排长,是张忠发的老战友,作战英勇,在为八连士兵抢水的战斗中牺牲。陈德厚由刘磊饰演。刘磊是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拍摄过《江山多娇》、 《 渡江探险》、《红鹰展翅》等影视作品,多以配角为主,目前在世。 - 三营长(
王枫饰)
三营长是八连长的直接上级,下达了撤退到坑道的命令。三营长由王枫饰演。王枫 1948年由部队调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董存瑞》等影片中饰演角色。50年代改做导演,执导过《 长空雄鹰》、《 闪光的箭》、《碰海人》等影片,目前健在。 炊事员老王( 田烈饰)
八连被围困在坑道之后,师首长让炊事员老王给前线送水和水果,结果遭到敌人的火力封锁,老王只带去了两个苹果。这个桥段估计看过这个电影的人都会记得。老王由田烈饰演。田烈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主要以反派为主,曾经参与拍摄 《铁道卫士》等20多部影片,1976年田烈去世。 - 王兰(
刘玉茹饰)
王兰是剧中唯一的女性,王兰是七连的卫生员,由于战役激烈王兰坚持留下来做贡献,王兰的一首《我的祖国》至今仍是经典。王兰的原型王清珍的故事更加感人。王兰由刘玉茹饰演。 刘玉茹 沈阳鲁迅艺术学院毕业,《上甘岭》是刘玉茹拍摄的唯一一部影片,刘玉茹的 丈夫到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然后来到 芝加哥定居,刘玉茹自然也紧随左右,去了美国,目前已经89岁,仍然健在。 -
建党百年银幕故事(十八)上甘岭战役
#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银幕故事: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美军方面称之为三角山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 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 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先后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 上甘岭表面阵地被炸为焦土 上甘岭战役后联合国军遗留下来的炮弹壳 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英雄阵地欢庆胜利 上甘岭战役激战持续至1952年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联合国军”在此役中共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岩石坑道也被炸短了三四米。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打出了国威军威。 电影《上甘岭》海报 1956年,根据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史实改编的电影《上甘岭》上映。影片由 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林杉、曹欣、 沙蒙、崔家骏编剧,沙蒙、林杉导演, 高保成、 徐林格、张亮、刘玉茹、李树楷、张凤翔、 白英宽、张健佑、 张巨光、王枫主演。编导对战役进程、战斗故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现,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追求独立、自由、和平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除了艺术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外,影片在声画结合、场面调度、结构安排和节奏把握上亦颇具特色,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和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妥贴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本片插曲《我的祖国》成为经典,人民艺术家郭兰英用朴素、平和的声调唱出了全人类永恒追求的境界,反映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对自由、和平、幸福的憧憬和自信,具有穿越时间、空间和民族的力量。 电影《上甘岭》剧照 (转自:河北中联电影院线) -
电影背后的故事:电影《上甘岭》最早的名字叫《二十四天》
导演小传 沙蒙(1907-1964年),原名刘尚文,河北玉田人。1933年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开始参加左翼戏剧活动,曾加入新地剧社、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等团体演出话剧,并在《十字街头》、《都市风光》等影片中扮演过角色。抗战爆发后入上海救亡演剧三队、抗敌演剧二队。1940年到香港,1942年到重庆加入中国艺术剧社。1944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兼鲁艺实验剧团团长。1948年入 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后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代表作:《赵一曼》、《上饶集中营》、《 上甘岭》、《 汾水长流》等。 图为电影剧本,它最早的名字叫《二十四天》。沙蒙为写剧本去了三次上甘岭。剧本写了两年多,拍摄用了将近一年时间。 上甘岭战役是 朝鲜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我 志愿军与敌军对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最终以我方胜利结束。这场战役,双方力量之悬殊、战斗之激烈、伤亡之惨重、弹药消耗之多都是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图为上甘岭一角。 剧组请来了当年亲历过上甘岭战役的一个连长赵毛臣做军事顾问,全程参与拍摄,就是为了“真实”。布景、烟火、弹药、录音,无一不接近真实,故事情节绝大多数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图为编剧之一、也是导演之一的 林杉(1914-1992年)当年做的采访笔记。 主要演员几乎都来自部队,“ 高保成”啊,“ 徐林格”啊,这些名字都是老电影观众心中最亲切的回忆。高保成(1926-2004年)塑造的连长形象有血有肉,最令人难忘。“张忠发”(下)的形象来自许许多多像张计发、赵毛臣这样在上甘岭战役中浴血奋战过的连长。 上为张亮扮演的通讯员杨德才,在影片的结尾,他舍身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在上甘岭战役中有许多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舍身炸地堡、挺身堵枪眼,拉响手榴弹、手雷、 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位之多!在以往的宣传中,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黄继光(1930-1952年)(下)。 扮演陈德厚的刘磊是主要演员中唯一来自志愿军部队的。当年拍片的时候,志愿军尚未从朝鲜全部撤出。剧组还找来了好多志愿军战士参加拍摄,他们经历过战火与硝烟的洗礼,对战争的残酷有着切身的体验,演起戏来感觉真挚自然。 上为片中女卫生员“ 王兰”的主要原型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的生存环境特别恶劣,女卫生员们遇到的困难更令人难以想象。下为“王兰”的扮演者 刘玉茹,来自哈尔滨话剧院,她只演过这么一个电影角色,却被千千万万的观众所记住。 沙蒙对插曲的创作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他对乔羽说:“我的片子将来没人看的时候,这首歌照样有人唱,你就写这种歌出来就行。”乔羽和 刘炽继《祖国的花朵》后再度合作,经过许久的酝酿,《我的祖国》诞生了。图为词曲作者乔羽、刘炽(1921-1998年)和演唱者 郭兰英。 《上甘岭》是中国电影中最早将 革命现实主义和 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一部片子,她巨大的感染力使一代又一代观众为之热血沸腾。 演职员表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黑白14本职员:根据 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矛导演沙蒙/林 杉摄影周达明美工 刘学尧作曲刘炽录音陈文渊军事顾问赵毛臣副导演荏荪特技摄影王玉如特技设计蔡光剧务主任武愚助理导演董吉 深作词乔羽独唱郭兰英指挥陈维文合唱指挥秋里/金正平演唱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演奏新影乐团/长影乐团 演员:高保成(张忠发)徐林格(孟德贵)张亮(杨德才)李树楷(师长)刘磊(陈德厚)刘玉茹(王兰) 白英宽(毛四海) 田烈(炊事员)张健佑(步话机员) 张凤翔(政委)张巨光(参谋长)王枫(三营长) 电影连环画《上甘岭》部分内页欣赏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