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光汉最新催泪影片《错过你的那些年》讲了什么故事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如果说人生中最痛苦的情感之一,莫过于爱而不得。我很想奔赴到你身边,但却苦于没有身份,甚至都不敢跟旁人提及,只在远处默默的观察着,并将这段感情深藏心底。 对于比较喜欢情感影片的个人来讲,觉得这部片子还是评分偏低了。或许唯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完全共情影片中真情流露的情感。当然,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看不懂这些类型的电影,因为或许你正被坚定的偏爱着。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在初次相遇的时候,就注定了 故事发生在18年前,还是高三学生的Jimmy(许光汉饰演)在暑假期间来到一家名叫“神户KTV”的地方打工。原本以为会邂逅各种辣妹,不曾想这里的顾客更多的是老年人。他的同事包括一个厉害的不得了的台湾小妹,中年胖阿姨,以及和他一样的大男生。既然同事间无法擦出火花,那么就寄希望于顾客吧,Jimmy幻想着。 有一天不忙的时候,Jimmy在那百无聊赖的打着篮球,突然一个外形佼好的日本女生Ami(清原果耶饰演)出现在他眼前。原来,Ami是来台湾旅游的,不曾想到了台南就把钱包给丢了,不得已只好先打工挣钱,凑足路费再继续前行。这个KTV的老板恰好也是日本人,于是他很爽快的答应了Ami在这里打工的要求,并指定会几句日语的Jimmy来教她日常的工作怎么处理。 外表阳光开朗的Ami很快博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剧中说,或许是因为这里外国人很少的原因,所以自打Ami来了以后,KTV的客人骤然多了起来,并且纷纷要求同Ami合影,Ami则一直不厌其烦的微笑接待着。 那一年,Ami22岁,Jimmy则小她四岁,正是藏不住情绪的年纪。虽然只有短暂几个月的相处,但是好感与暧昧的种子却在两人之间迅速生根发芽。Jimmy很喜欢这个女孩,却不敢直面表达自己的心意,恰好当时火得一塌糊涂的日本电影《情书》上映,他便邀请Ami一同前往。 电影将两个人的心再次拉近,似乎也预示着他俩会有类似的结局。Ami决定回日本,所有的人都很舍不得,老板邀请她在KTV外面的墙上画一幅画。当初Ami旅游的初衷就是,走遍这个世界,去创作一些属于自己不同的东西。 于是她将与所有人的美好相处,以画的方式,定格在了墙壁上。Jimmy邀请她一起去放孔明灯,两个人分别写下心愿后约定,在各自实现愿望后,一定要见一面,而在此之前,两个人务必要努力生活,直至实现愿望。 Ami深深的拥抱了Jimmy,感谢他这段时间对自己的照顾。Jimmy有点小激动,也迅速抱住了Ami。晚上回去的时候,Ami表现出了一定的伤感,Jimmy握住了她的手,却被她握住后,婉转的拒绝了。之后,Ami就在众人的不舍之中,登上了回国的列车。 Ami一直强调,喜欢比自己大四岁并且主动的男朋友,于是站在Jimmy的角度看,就是Ami在日本已经有男朋友了,而自己的好感,不过是青涩懵懂的喜欢,对于Ami而言,或许不值一提。但是他错了。上天的造物弄人在于,很多时候,你根本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只得在自己的障碍中遗憾度过一生。 为了实现梦想,拼命三郎般努力的Jimmy Ami离开后,Jimmy就上了大学,他在校园边走边玩游戏的时候,邂逅了同道中人阿龙(曾少宗饰演),两人本着对游戏的热情一起开发了一款新游戏,并且在学校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出来创业开公司了。 曾经Jimmy给Ami打电话,提出放假想到日本去找她玩,却被Ami拒绝了,她欺骗说自己要和男朋友一起去旅游了,Jimmy信以为真,将一切精力全部投入在事业中去。Jimmy很努力,也很拼命,公司的规模自然越来越大,但是跟不上的管理水平却让公司的财务一度陷入困境。 原因是Jimmy通过电话,知道了Ami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事情,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那一刻的他,内心世界其实已经崩塌,他将怨气发泄在别人身上,并且以损害自己身体为代价疯狂的修改游戏设计。逐渐的,Jimmy的生活状态开始失控,阿龙不得不与收购者洽谈,将公司转卖出去。 这一段时间的Jimmy,似乎活在与世隔绝,真空的世界中,当他回过神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时,才发现,公司已经不属于自己了。于是,绝望之后的他终于决定平静下来,开启一段漫无目的的旅途。说是漫无目的,其实他更多的想去Ami成长的家乡去看一看。 旅行的意义,在于找回自己 Jimmy踏上了他的日本之旅,在一家面馆门口,他看到了中文写着的字: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随即走了进去。原来,面馆的老板刘(张孝全饰演)和他一样来自台湾,并且上学时候就在隔壁学校。聊了几句感觉比较投机的刘提出,要带Jimmy到松本转一转。 两个人行走在异国他乡清冷的小路上,刘说以前自己在台湾是工作狂,但是自从一次出差来到日本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他说,人只有停下脚步看看自己,才有机会看见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Jimmy从来不知道的是,自己拼命努力的工作,不过是为了实现梦想,早日见到Ami。或许在他心里也没有想到,短暂相处萌生出来的爱,会隐藏的那么持久那么深,以至于即使Ami骗他自己有男朋友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内心的想念,至少对方还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 而当Ami已经不在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的世界观才瞬间崩塌,一切的努力似乎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爱之人,无论如何努力都再也见不到了,那么自己所有的执着与追求,又有什么意义呢? 原来那款名为“时光的流逝”的香水,映照的是Ami正在流逝的生命。 所以他给了自己一场没有目的地,随遇而安的旅游,想要在这个过程中,试图让自己发生些许的改变。但刘告诉他,旅游的目的不一定是改变,有的时候,只是检视自己走过的路。Jimmy有些懂了,如果当初自己能够勇敢的表达心意,那后来的结果,是否会变得不一样呢? 列车在轨道上疾驰前行,一个阳光开朗的穷游大学生幸次(道枝骏佑饰演)主动与Jimmy攀谈,他说喜欢旅行的未知,可以遇到许多未知的事情,认识许多未知的朋友。在列车穿过隧道的那一刻,雪国的壮观瞬间出现,这一幕,竟与电影《情书》中的景象,如出一辙。 两个相差18岁的大男孩,在白雪覆盖的平原上肆意欢快地打着雪仗,短暂的相遇,之后分开,或许永远不会再见面了,他们却彼此祝福着对方,按照心中所想,实现愿望。人生大概就是在这样不断告别和相遇中,孤独前行的吧。 Jimmy途遇一间网咖,女店员由纪子正在玩他开发的那款游戏,得知他就是开发者的时候,对方惊呼不已,并在Jimmy的指导下解锁了许多隐藏技能。为了满足Jimmy的愿望,女店员决定日行一善,驱车带着他到很远的地方去放孔明灯。 或许是人生的最后一次相遇吧 Jimmy终于来到了Ami的故乡福岛,一个中年男人将他带了过去,Ami的妈妈裕子接待了他。裕子说,原本Ami想要环游世界,但是不知为何,最后只去了台湾。但是回来后,她非常开心的告诉家人,在台湾,有一个小她四岁的台湾男友在等她。 听到这句话,Jimmy内心有些诧异,他一直以为自己的爱是一厢情愿,不曾想,原来Ami对他,也是用情至深。在Ami的房间中,有她在最后时刻留给Jimmy的一本画册,上面记录了他俩在台湾穿越的大街小巷,以及所有的美好过往。而时间点,刚好是Jimmy打电话给她,她说自己要去旅游,事实上,已经在病房处于弥留之际,仍旧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也要给Jimmy留下一些念想。 这种真诚而又纯粹的爱,曾经涤荡着Jimmy的内心,原本是双向奔赴的爱恋,如今却成为遗憾,化作两个人心中永远的痛。在Ami笑靥如花的遗照前,Jimmy再也忍不住,泣不成声了起来。对不起,我爱你。 原来,当初Jimmy去寺庙祈求考上大学的时候,旁边的白衣女子便是Ami;有一次,Jimmy边敲门边往里走,慌乱的Ami紧张不已,是害怕他发现自己正在吃的药;放孔明灯的时候,Ami内心悲伤不已,想着或许不会再见面,才毅然的拥抱了Jimmy;当Jimmy的手放在她手上时,抽回的是手,心却早已碎了一地。Ami的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恋恋不舍以及不想离开,那句不要走,她假装没有听见,却在日后沉重的回忆中,反复回味。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是痛苦至极的。一个明明很爱,却害怕耽误对方,而强迫自己放弃。一个明明很爱,却碍于没有名分,只得在自己的世界中,小心翼翼且卑微的爱着。Ami害怕如情书般的结局,所以自己早早逃回安全的地方,在黑暗的角落中独自舔舐着伤口,但没人知道,最后的日子,她的内心究竟有多么绝望与崩溃。 虽然Ami已经离去,但是当Jimmy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他充满了对那段情感深深的怀念与祭奠。虽然日后他会再有其他伴侣,或许会慢慢遗忘这段记忆,但他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曾经有一个女孩,爱他如生命,他也从来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个女孩,在自己的世界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 该片改编自蓝狐(赖吉米)的网络游记《青春18×2日本慢车流浪记》,是一部情感特别真挚美好的影片,适合一个人安静的看。 关注我吧,坚持原创。 -
读创今日荐书|相信追问的力量!NHK金牌主播23年职场故事
【编者按】
世界已经步入了“后真相(post-truth)”时代:情绪化的表达方式,浮于表面的语言,肆意泛滥的虚假信息……媒体怎样报道,才能让观众认真思考新闻背后的真相?
国谷裕子是日本国民度极高的电视主播,担任 NHK主播长达23年,新书《我是主播》记录了她从初入主持界、担任英语新闻播报员,到拥有自己的节目,最终成为拥有独特理念的成功主播的职业生涯。 从1993年到2016年,国谷裕子和NHK知名节目《聚焦现代》一同见证了日本社会巨大变迁和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她深度参与节目制作,采访重要人物,在第一线捕捉到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她时刻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同时也对这力量的滥用保持着警醒,并给危机四伏的社会中的年轻人提出了真诚的建议。在这个自媒体、
播客、视频大行其道的时代,国谷裕子用她的职业经历提醒所有的新媒体人:“相信追问的力量”,是主播永远的使命。 《我是主播》<>
【日】国谷裕子著<>
江晖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7月<>
【精彩书摘】
十七秒的沉默
2001年5月17日播出的节目名为“
高仓健:真实心声”。高仓健先生已迈入古稀之年,电影产量也控制在几年一部,如今的他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来看待电影演员这份职业的呢,节目对于这次采访的主题设置相对宽泛。因为高仓先生向来很少接受采访,这一次竟然同意接受我们的电视采访,为此节目组的制作人员们都兴奋不已。可是于我而言,兴奋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巨大的压力。 主播作为提问方,事先是否为采访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想被采访对象在见面后的几分钟内就能察觉出来。如果被对方发现你没有认真准备,那么估计对方也不会太深入地回答你的问题。另一方面,因为缺少必要的准备步骤,你自己也会心慌不安,还未与对方展开平等自由的对话,采访就匆匆结束了。
所以为了准备这次采访,我也是着实下了一番工夫。高仓先生一共出演了二百零三部电影。在他凭借任侠电影红遍日本的时候,我因为在国外生活,没能同时期看到这些电影。为了这次采访,我开始埋头看电影,并且找来与高仓先生相关的杂志、报纸、他本人出版的散文集和采访记录等大量资料。
然而在采访正式开始后,任凭我怎么提问,高仓先生只是用非常简短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生硬的语言回答我。对话完全进行不下去。我一边坚持提问,心里却是焦急不已。于是我试着这样给自己打气:“今天是几乎不接受采访的高仓先生给我们的宝贵机会,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有耐心去等。”所以当他停下话头的时候我也不去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最初高仓先生也跟着我一起沉默,而此刻的沉默显得分外漫长。即便如此,我仍然坚持不去发问,终于高仓先生打破了这份沉默,开始交谈。
高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做到给自己放假去世界上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住高级宾馆,到高级餐厅吃饭,也不用去看菜单上的价格。坐飞机是头等舱,住宾馆是高级套房,这些好像都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沉默)
“但是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收获并不是在于上面这些事情,而是在观众深受感动的瞬间,我会对自己说,啊,太好了。”
国谷:“您刚刚结束了《
萤火虫》的拍摄,接下来想参演一些什么样的作品呢?” 高仓:“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即使再不愿意,首映的日子也还是会如期到来,那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就想走到一个地方吹吹风。”
国谷:“吹吹风?”
高仓:“是的,吹吹风。如果是非常猛烈的风,可能会让你失去温柔的心。所以想要恰到好处的风,只有你主动地把自己的身体和心带到那个有好风的地方。你一直在原地等是等不来风的,这一点是我到这个年纪才明白过来的。”
在对高仓先生的这一段采访里,事后计算发现沉默的时间一共是十七秒。或许你会觉得不过十七秒而已,但是对于一个采访人来说,十七秒已经是相当漫长的时间了。采访中的沉默,在采访人看来是近乎恐怖的东西。所幸这一次采访是安排在一家料理店的室外走廊上,对面是庭院,能听到鸟鸣、池子里的流水声,甚至还有庭院外面道路上开过的救护车的声音。如果是在完全静音的演播室录制节目,这十七秒的沉默恐怕是我无法承受的吧。
然而对于高仓先生来说,这沉默的十七秒钟是他需要用来组织语言必不可少的时间吧。通过这次采访,我认识到“等待”同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因为担心出现空白就一个紧接一个地抛出问题,反而容易错失提问的良机。
“等待”也是为了“听见”。在采访高仓先生的时候,我能够按捺住内心的焦急让自己等下去,或许是得益于内田义彦先生的那一句“一心聆听,直至听见”吧。
高仓先生在收看节目之后给我们发来消息,对我们在节目里原封不动地保留了那沉默的十七秒钟表示感谢。这是后话。
而我,对于处理采访中的对话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了。
“听见”与“聆听”
经济学家内田义彦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听见与聆听”的随笔(收录于藤原书店出版的《活着,学着》)。用英文说就是“hear”与“listen”。内田先生在这篇随笔里写道:“重要的是为了‘听见’而去‘聆听’。”即为了“hear”去“listen”。他还写道:“一心聆听,直至听见。”也就是一边“listen”一边等待“hear”的意思。换句话说,内田先生想要强调的是,认真仔细地去听对方的每一句话,也就是“listen”的能力固然重要,能够领会对方想要表达的全部意思,即“hear”的能力也万万不可忽视。
“如果在聆听的时候不能做到聚精会神,或者没有事先准备好要点提示,人们很难真正‘听见’别人说的话。话虽如此,如果仅仅是盲目地执着于聆听的形式,也会造成听了却没有‘听见’,不,准确地说是越听反而距离‘听见’越发遥远的结果,即便理解了说话人特别提示的要点,但也仅限于此,仍然无法实现对事物整体的把握。”“一心聆听,直至听见。”
重要的是为了“听见”而去“聆听”。可见,采访中所必需的“倾听力”对于观察力和想象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内田先生在这篇随笔中提出的观点,我个人非常认同,因为我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经验。那还是我在卫星频道担任主播的时候,有机会采访到日本访问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先生。在采访正式开始之前,我向对方说明今天的采访内容将主要围绕欧洲整合的问题,不想施密特先生对我说:“你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懂。”于是我又解释了一遍,得到的仍然是同样的回答。房间里的气氛顿时凝固了。为了缓解这份尴尬,我只得转换话题,问道:“我们准备了咖啡、红茶、橙汁,还有水,您需要喝点什么吗?”回答是“COKE”。这回轮到我听不懂了,呆愣在那里。过了一会儿,施密特先生放慢语速又说了一遍:“Coca-Cola。”这位年逾古稀的德国老牌政治家说要喝“可乐”,虽然我也有疏忽之处,但是这个回答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所以没能迅速反应过来。
接着施密特先生又缓缓地说道:“我的右耳不太好。”而我正坐在他的右侧,他根本听不清我说的话,于是数次对我说“你说的话我听不懂”。而我一心只想着向对方说明情况,丝毫没有捕捉到他可能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的耳朵听不见的信息。这正是只顾“聆听”却未能“听见”,少了那份“倾听力”。采访并不是只要提问,然后听对方的回答这么简单,观察力和想象力也缺一不可,这是我通过切身体会得到的经验。
或许就是在经历过这件事以后,我改变了自己的采访方式,从以往只重视提问的问题变为在“聆听”的同时注意“听见”的效果。有人将我的提问方式称为“切入型”,的确,因为现场直播的时间有限,很多时候我只得采取接连发问的方式。但是为了不错过发问的好时机,我同时还需要认真地倾听对方的回答。并且我逐渐领悟到,在这个时候,除了要仔细听取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去“听见”、去感受对方整体透露出来的讯息也至关重要。“为了‘听见’而去‘聆听’”,内田先生的这句话我珍视至今。
电视报道的三大陷阱
在担任《聚焦现代》主播的这二十三年里,我也非常深切地体会到了制作电视报道节目的不易。提到其中的难,首先得讲讲这些年我时常感受到的电视报道所具有的危险性。
我进行了一下整理,总结出电视报道的三大“陷阱”:
其一,削弱事实的丰富性。
其二,煽动观众的情感共鸣。
其三,附和舆论的风向。
主播的工作完成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地避开这三大陷阱。
其中第一点“削弱事实的丰富性”这个陷阱该如何避开呢?这其实是最有难度的。虽然制作电视节目的本意在于让观众理解节目的全部内容,但是稍有差池,又会掉入另一个陷阱,成为“仅追求简单易懂的节目制作”。如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节目传达的信息越简单收视率越高,这背后就隐藏着一种危险,即为了追求“简单易懂”,而削弱了事件真相的深度、复杂性和多面性,也就是事实的丰富性。尤其对于报道类节目而言,这一点可以说是致命的危险。
评论家兼作家辺见庸先生根据自身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经验,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电视做的事情基本就是寻找易懂的内容、将事物简单化”。这是极其严厉的批评。但是如果转身将这种被批评的痛苦置之脑后,那也就没有资格作为一名电视报道从业人员了吧。就我自身而言,一直在努力摸索如何在追求电视报道“简单易懂”的同时又保留事实的丰富性,如何尽可能地将真相的深度和全面性展现给观众,而非将事物简单化处理到仅剩下易懂的内容。当然,一切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听其他工作人员说,NHK在新员工培训时就强调,要求写出的新闻稿或制作的电视节目连中学生都能看懂。相信每天收看NHK节目的观众应该能够理解,从理论到实践显然是极具难度的。但是在时下“简单易懂才是电视”这种声音高昂的风潮中,还是难免让人忧心。
最近的电视报道为了追求“简单易懂”,通过图片、模型、漫画甚至重现视频等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这样的节目制作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模式:将事物简单化,只为求得Yes或No的结论。其实最危险的是,一旦习惯了这种报道方式,观众将只对“简单易懂”的内容产生兴趣。
当然,希望节目内容简单易懂这种要求原本来自观众。如果无视这种要求、不管观众理解与否,节目制作方一定会被批评为仅仅是为了自我满足吧。然而如果真如观众所期待的那样“简单易懂”地报道,对观众来说是一件好事吗?对于复杂的问题,难道没有必要让观众认识到它的复杂性吗?因为人一旦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在那个瞬间就会立即停止思考。
数年后我在报纸上看到电影导演兼电视纪录片作家是枝裕和先生写的一篇关于电视的文章。
“并非是将难懂的事情变得易懂,而是要描绘出大家都认为易懂的事情背后隐藏的难懂,这样才能让智慧生根发芽。”
这不正是《聚焦现代》所追求的、也是作为主播的我一路为之苦苦追寻的目标吗?读到是枝先生的这篇文章时,我立刻产生了如下的想法,那就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将事情“简单易懂”地传达给观众,而是要把看起来“简单易懂”的事情背后的复杂性、问题的严重性明确地告知观众。我想这也正是《聚焦现代》应该发挥的作用。
我希望观众能够尽可能地和我一起经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所经历的多角度的思考过程,间接体验理解问题的复杂性、讨论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流程,而非只为快速求得一个结论。一直以来,我应该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去对待节目以及观众的。
然而这种想法或许会给观众造成一种“不快感”。但我认为即使这样也没关系。或许是我的美好愿望吧,我相信每一位观众一定都拥有消化这种“不快感”的能力。在前文引用的辺见庸先生的文章中,他紧接着给电视行业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究竟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可以让人们反复去思考的环境?”
NHK与其他民营电视台都设有“放送节目审议会”,这是根据日本《
放送法》设置的,可以对放送节目提意见的唯一组织。我在NHK主页上公布的“中央放送节目审议会”的会议记录里,看到有一名委员针对NHK新闻的报道方式,以及为了保持中立而采取的并列式报道,提出了如下质疑: 几乎所有的问题,即使通过单纯的
二元对立方式来描写,想要接近它的核心部分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无论什么事情,在赞成与反对之间都存在着无边的中间地带。并且大部分的观众也是在这个中间地带徘徊,来回变换自己的想法。而这种将看待问题的角度两极化的处理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寻找解决方案而进行深度讨论,不如说是强制观众加入相距遥远的两个小组,参与“赞成—反对”的分组站队游戏……但是这样做并不一定能使讨论更加丰富多彩,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那么如何才能杜绝非白即黑的简化处理模式呢?对于电视报道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风向原则
至于第二点“煽动观众的情感共鸣”和第三点“附和舆论的风向”,这两点其实存在内外呼应的关系。
电视拥有的图像传达能力、同时性和及时性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例如“9·11”事件中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遇袭击的影像,以及“3·11”日本东北地区遭遇海啸的影像,这些图像能够在一瞬间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极为情绪化的情感共鸣。另外如体育比赛转播,尤其是日本代表队的胜负争夺等相关播放也会造成同样的效果。接下来,媒体开始想方设法地去附和这种由图像煽动起来的观众的情感共鸣。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国民中有不少人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受到袭击”。纽约本就是一座各色人种聚集的城市,其中信仰
伊斯兰教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这里拥有能够产生多样化视角的土壤。《聚焦现代》也于11月在当地制作了连续四期的系列节目,其中有对作家 保罗·奥斯特和电影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的采访,他们都主动谈到了“为何我们会成为如此被憎恨的对象”这个问题。奥斯特说:“在这次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纽约人开始了关于自身的思考,例如为什么我们会被袭击,我们可以依靠什么。然后环顾四周,这里是世界上最为纷杂的大都市,而我们喜欢的正是这样的纽约。于是人们变得更加亲切,不相识的人们也开始尝试交往。” 斯科塞斯也发表了类似的意见,他认为:“人们正在试图去了解以前并不熟悉的文化,对伊斯兰教毫无认知的人如今开始学习,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只有无知才会产生恐惧,恐惧继而演变为愤怒,而这种愤怒终将转化为杀意。”这是2001年11月23日播出的“系列节目纽约播报:美国何去何从④——凝视纽约”中的采访。 然而,在
世贸中心被袭以及满街飘扬的 星条旗的相关图像被反复循环播放的过程中,美国转瞬间变成了斯科塞斯导演口中那个因为无知而被憎恨与复仇情绪冲昏头脑的国家。 “9·11”事件的相关影像就是如此先将美国国民推向恐怖的深渊,其后又进一步促使国民产生情感共鸣,让人们因为燃烧的憎恨与复仇情绪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最终剥夺了人们冷静的判断能力。并且
福克斯电视台因为这种附和观众情感的报道方式迅速提高了收视率,于是其他电视台也都紧随其后,纷纷采取了类似的报道方式。 让人快速获知世界时事也是电视作为媒体发挥的作用之一,并且满足了观众希望通过收看电视来了解他人动向的需求。因此电视天然就拥有将社会均质化的功能。同时另一方面,电视的制作方为了获得更多观众,不得不密切关注观众的动向。由此产生的观众与制作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无比强大的。电视煽动着观众的情感共鸣,导致的结果是,随着这种情感共鸣的日益高涨,电视又转过头来开始附和观众的情感。
如此相互作用加速了多数派的形成,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排除少数派、排除异质的情况。剧作家
井上厦将这种现象称为“风向原则”,即舆论风向在被媒体宣传扩大的过程中,其力度也愈渐加强,而当这股风力增强到无人能抗衡的地步,就会发展成“大家都是这么说的”,这就是所谓“风向原则”的威力。 电视往往会通过某一个瞬间来展示它的强大力量。那种促进观众的情感共鸣、形成强烈的命运共同感的力量当然也包括在其中。诸多媒体当中,尤属电视最为擅长触动人的感性、情感。也正因如此,为了获取更多的观众,电视制作方总是尽最大可能把电视的这种能力发挥到极致。然而当由此形成的命运共同感处于统治地位时,再想要宣传少数派或者反对派的意见便会难上加难。尤其当众人意见一致时,一旦有人提出质疑,很多时候会受到非常猛烈的反击。如此一来,在媒体内部也会发生“风向原则”。
这就是借助简单易懂的表现形式来附和观众的情绪,最终被观众的“情感共同体”同化的危险。媒体,特别是电视尤为容易踏入这个“陷阱”。因此,即使冒着会被反击的风险,也应该一丝不苟且持之以恒地去质疑、去求解。为了避免简单化、一元化的处理,需要从多样的、不同的视角去质疑。我认为只有坚持质疑,才能避免踏入“煽动观众的情感共鸣”和“附和舆论的风向”的陷阱。
审读:喻方华
-
长着眯眯眼的田中裕子:不够漂亮却很有魅力,丈夫为了娶她花18亿
哈喽喂~这位田中裕子姐姐,颜值不够人民币来凑! 她凭啥让老公砸18亿也要娶回家? 难道是传说中的“魅力值”爆表? 快来一探究竟,看看这位“眯眯眼女神”的神秘魅力! 今日话题: 长着眯眯眼的田中裕子:不够漂亮却很有魅力,丈夫为了娶她花18亿 网友分享: 1.阿信,励志界的杠把子,百变女神无误! 2.历史走出来吧?这慈禧,绝了! 3.阿信、血疑,当年的游戏机啊! 4.小眼迷人,演技勾魂,辨识度百分百! 5.没做双眼皮,救了整张脸! 6.Yasha里,风情万种,演技爆表,错过会哭! 7.笑起来美炸,阿信迷弟在此! 8.演技赞,私生活?保留意见,略有遗憾。 9.日本演技派代表,漂亮靠边站! 10.不伦?演艺圈忌讳?这瓜保熟吗? 11.《苍穹之昂》里的慈禧,国内无人能敌! 12.自然优雅,整容脸靠边,阿信才是王道! 13.好演员无国界,演技服众就是神! 小编有话说 你还知道哪些奇闻趣事? 看了以上网友的分享,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